2018年10月23日晚上,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学班师生一行80多人来我校考察交流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。在文博北楼407学术报告厅,前来考察交流的师生们听取了我校韩江苏教授做的“甲骨文人体文字”的学术报告。报告会由历史与文博学院副院长刘朴兵教授主持。
在报告中,韩江苏从分析人体各部分构成入手,介绍了以众、化、北、元等为代表的侧立人体偏旁甲骨字,大、天、央、美、夹、走、立、舞等为代表的正面人体偏旁甲骨字,以邑、祝、令、若、即、既等为代表的卩旁甲骨字,以母、姜、好等为代表的女旁甲骨字,以毓、保、孙等为代表的子旁甲骨字等五类甲骨文字的释读。韩江苏强调,对于甲骨文的识别和解读,除了考虑字形,还要注意与当时社会生活情境相呼应,并结合其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得以验证,仔细推敲。韩江苏认为,文字是社会生活的反映,它来源于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观察。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,其文字形体保留着人类对社会生活观察的痕迹。
讲座结束后,韩江苏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,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。
韩江苏,女,历史学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主要从事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。先后荣获“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”“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”“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人才”“河南省教育厅学科技术带头人”“安阳市市管专家”“商承祚甲骨学奖”等。在《中国史研究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,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。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甲骨文图文资料库》,结项优秀。现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“甲骨文已释字与未释字整理、分析与研究”。

